稳定币正在改写全球货币格局

7月18日,一场货币战争正式打响。
在白宫,特朗普总统签署了《天才法案》。
它不是普通法规,而是一份公开的宣告:
在数字时代,美国把稳定币当成了武器。
美国的目的非常直接:无论你身在何处,
只要你使用数字货币,最终都会使用“美国的数字货币”。
它把全球的加密需求,硬生生转化成对美元的需求。
说实话,这一招,效果出奇地好。

数字货币与美元符号在区块链网络上发光的概念图,象征稳定币与全球货币体系的博弈
数字美元、稳定币与比特币的符号在虚拟电路中交织,象征美国在数字货币时代的金融主导权。

三步走:美国如何主导数字货币

我来分解一下美国是如何将稳定币——这本来应该是去中心化、反政府的东西——变成了维持美元全球霸权的武器。

第一步:让所有人迷上数字美元
想象一下,你走进一家电子产品商店,老板跟你说:“你可以用 USDT 付款。”
这不是幻想——这是正在发生的事。
光是 2025 年上半年,稳定币的交易量就接近 9 万亿美元。差不多是日本 2024 年 GDP 的两倍多。(
越来越多的人,特别是在通胀严重的国家,开始抛弃本国货币,转向数字美元。
比如阿根廷。比索在 1000 到 1400 兑 1 美元的区间里乱跳,小商户哪能安心做生意?
咖啡店老板、电子卖场的商家,干脆直接收 USDT。
他们想得很直白:
“收比索?一天一个价。收数字美元?稳稳等于 1 美元,不香吗?”
至于这个“1000–1400”的汇率故事,我会在下个视频里细讲。
大型银行也开始行动了。摩根大通 CEO 戴蒙也不得不承认,他们不能再忽视稳定币和代币化的趋势。
摩根大通、富国银行、美国银行——这些巨头都在试点,因为他们看出:风向已经变了。
这才是这里的“天才”之处:美国把数字美元做得又稳又方便,让人们主动选择它,而不是本国货币。
一旦大家习惯用数字美元付款,美国的金融影响力就自然放大了。

第二步:把加密公司变成美国最好的客户
再看另一个数字。
2025 年上半年,稳定币巨头 泰达公司(Tether),光是美国国债就买了 1270 亿美元。
比世界第四大经济体——德国持有的美债还要多!
一个十年前都不存在的加密公司,现在借给美国政府的钱,比一个国家还多。
泰达 CEO 在接受彭博采访时,还挺自豪的:
“我们有 1270 亿美元的美债,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美国债务买家之一。”
这里的“天才”操作在于:
泰达每发 1 美元的 USDT,就要买1 美元的美国国债来撑底。
渣打银行估计,到 2028 年,稳定币市值可能飙到 2 万亿美元。
算一算,这可能意味着对美国国债产生额外 2 万亿的需求。
对山姆大叔来说,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。
全世界的人想用稳定的数字美元,美国就说:
“行啊,但你得先买我们的国债。”
这就是一台完美的赚钱机器。
美国财政部长 贝森特 甚至公开说:
繁荣的稳定币市场,会“推动私营部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”,还能“降低政府的借款成本”。
所以第二步的本质就是:
美国把全球的加密货币需求,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美债资金流。
换句话说,你在尼日利亚、阿根廷,甚至世界上任何地方买 USDT,实际上都是在间接借钱给美国。
说实话,这一招——太天才了。

第三步:把稳定币变成“全球金融执法按钮”
这一步,是最狠的那一手。
7 月 24 日,就在《天才法案》签署不到一周,泰达公司配合美国财政部,冻结了约 160 万美元、被指与恐怖融资相关的链上钱包地址。
听起来像日常执法?不,这其实是在展示一种新的“超能力”:
只要用的是“美元稳定币”,执法半径就能直接延伸到链上地址。
传统制裁怎么搞?
要走银行,要跨政府,要处理一堆文书和漏洞。
但稳定币?完全不同的游戏。
在美国合规开展业务的发行方,按《天才法案》必须遵守 BSA/AML/制裁的规则,还要具备实时筛查、并在收到合法命令时快速冻结/封锁的技术能力。
翻译成人话,就是:
美国可以通过合规路径,点名要求“把这个地址冻了”。
所以无论你在朝鲜、俄罗斯,还是你家地下室,只要你用的是美元稳定币、且发行方受美监管或与美方合作,那个“按钮”就能把你的资金冻住。
传统制裁像锤子——又慢又钝;这套像激光——又快又狠。
仔细想想,还挺可怕的。

全球反应:接受、抵抗,还是干脆躺平?

美国把稳定币彻底变成了金融武器,《天才法案》一上路,最先中招的不是中国或俄罗斯,而是它自己的盟友——欧洲。
等于是美国的这一招,先把自己人给误伤了。
欧洲一下子卡在了两头:一边是美国的压力,一边是自己的技术和监管麻烦。
随着美元稳定币在全球快速扩张,欧洲成了这场数字货币战争的主战场。

欧洲:被远远甩在后面
欧洲现在的处境,就像邻居已经用上5G网络,而自己还是4G。
2024 年欧盟推出 MiCA,设下全球最严的稳定币规则。
结果是,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 Coinbase 在欧洲下架了 USDT 等不合规稳定币,用户纷纷转向美洲和亚洲平台。
欧洲央行顾问沙夫一再示警:“如果没有战略回应,欧洲的货币主权和稳定会被侵蚀。”
但欧盟委员会却说“为时尚早、可控”。
一句话总结就是,美国已经在数字美元战略上一路狂奔,欧洲却还在开会。

新兴市场:接受现实
当欧洲还在焦头烂额的时候,新兴市场的态度完全不同——他们干脆直接接受。
比如西非最大的城市——尼日利亚的拉各斯。在著名的 “电脑村”,有点像他们的硅谷,但更混乱,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正在发生。
奈拉一路狂跌,本地电子商贩索性说:“算了,收 USDT 吧。”
顾客用 USDT 付款,钱很快就到账,而且不用担心本币贬值。
这不是个别现象。泰达公司全球用户已经超过 3.5 亿,在非洲、拉美、东南亚都有上亿人使用,每个季度还能新增 3000 多万 用户。增长速度简直像坐火箭。
在阿根廷,2024 年通胀一度接近 300%,USDT 已经成了“非官方备用货币”。
在委内瑞拉更夸张:2018 年的恶性通胀超过 900000%,如今很多人用 USDT 的频率,比用本国玻利瓦尔还多
在那些本国货币烂到不行的地方,美元稳定币几乎就是真正的货币。
当然,政府嘴上大谈“去美元化”,但他们的人民正在悄悄拥抱数字美元,因为它真的好用。

新型市场电子市场中的移动支付场景,顾客使用稳定币 USDT 完成交易
在非洲一些城市,如尼日利亚拉各斯,商家和消费者正在使用美元稳定币(USDT)进行日常交易,体现了数字美元的全球渗透。

稳定币的潜在风险

“数字美元要统治世界”听起来很厉害,但背后其实藏着一堆风险。
而且不光是大银行要担心,普通人也可能会被波及。

所有鸡蛋都在三个篮子里
国际清算银行——就是那个管着各国央行的“央行的央行”——在 2025 年报告里就警告:如果没有合适的规则,稳定币可能会破坏金融稳定,让各国对自己货币的控制力大打折扣。
更吓人的是,整个市场过于集中。
研究机构 Kaiko 发现,一些新稳定币的资金来源里,超过一半都来自区区三个钱包地址。分析师说:这些大概率是做市商的钱包,不是真用户。
也就是说:里面有很多“虚假交易量”,并不是老百姓真在用
要是放在正规金融市场?早就违法了,监管会第一时间出手。
可在加密圈?还有不少地方完全没人管。
更糟糕的是,像USDT 这样的主流稳定币里,大约九成的筹码都集中在少数大钱包手里。
问题来了:要是哪天这些大户的钱包抛售、被黑,会发生什么?
整个稳定币市场可能瞬间崩塌。
那将是一场比 2008 金融危机更快、更狠的流动性危机。
这就是监管者最怕的“系统性风险”。
而现在,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静静躺在那里,随时可能被引爆。

华尔街的分歧:需求到底有多大?
有意思的是,就连华尔街的分析师们,也没法在稳定币的前景上达成一致。
渣打银行在 4 月 15 日的报告里相当乐观,预测到 2028 年,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飙到 2 万亿美元。
但 摩根大通直接泼了冷水。他们认为到 2028 年,顶多也就 5000 亿美元,那些 1 到 2 万亿的预测,实在“太乐观了”。
摩根还强调了一个关键数据:
现在大约 88% 的稳定币需求都来自加密圈内部,真正用在日常支付和实体经济里的,只有 6%。
换句话说,现在的稳定币热潮,看上去很热闹,但绝大部分其实是圈子里的人在自娱自乐。
这场分歧背后,真正的问题是:
稳定币到底是在改变世界的支付方式,还是只在加密圈里自嗨?
答案不一样,决定了下一次加密危机,只是在圈子里自爆,还是会直接冲击到美国国债市场。

加密梦想的终结

让我们回到故事的起点。
2025 年 3 月 7 日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公开表示:美国将使用稳定币来维持美元的全球领先地位。
他们的原话是这样的:“我们将保持美元作为全球主导储备货币的地位,而我们将通过稳定币来实现这一点。”
然后,7 月 18 日,特朗普签署了《天才法案》。
从这时起,去中心化的梦想逐渐退场,美元的数字化霸权登上了舞台。
泰达公司CEO在接受彭博采访时也毫不掩饰:“稳定币产业是美元最好的盟友,它正在帮美元的影响力扩展到数亿从未接触过美元的人群。”
他甚至声称:“我们其实是美元霸权最后的堡垒。”
回想最初,加密货币的诞生,承载着理想主义者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梦想。
但现实是,他们最终无意中让现有的金融权力结构变得更强大。
这,就是最残酷的讽刺。
美国通过《天才法案》做到的,不只是监管稳定币,而是对全球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的战略接管。
当全世界的人用美元稳定币交易时,美元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银行和国界,渗透到数字经济的每一个角落。
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——一场数字时代的货币战争,而美元霸权正在迎来一次巨大的升级。
无论你喜欢与否,我们都已经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。
每一次你用数字支付,都要记住:这不仅仅是科技和金融的问题,而是权力、控制,以及谁能定义未来。
我是浪浪,我们下期见。


📊 数据来源与引用(截至 2025 年 10 月)


📚 相关阅读|《美元体系的演化》

系列主题:美元体系的演化|LangLang Insight 宏观经济专题